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阅读:      发布:2016-09-26 22:34:15

钢筋水泥铸辉煌

钢筋水泥铸辉煌


创业之道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做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
经营之道
    没有利益不叫商人,赚钱要赚得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管理之道
    每天早上站在厂门口迎接职工上班,让职工每天与老板见一面,并形成一种习惯。
 

    从宜万铁路、三峡工地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农网改造、安全饮水到市政建设管网改造,这些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都用上了枝江市鄂西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从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到资产过亿元的民营企业,从生产预制板、水泥涵管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公司董事长吴开兴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
    掀起吴开兴28年的创业人生,不得不叹服他那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宝贵
    在人们印象中,与水泥制品相生相伴的,就是高大的烟囱、飞扬的尘土、轰鸣的机器声。
    5月28日,记者来到枝江市鄂西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院内摆放着规格各异的水泥管道,最细的有碗口那么大,最粗的小轿车能够顺畅通过,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就在记者采访途中,公司销售经理打电话向吴开兴报喜:五峰民族工业园近千万元的输水工程项目招投标正式开标,公司以绝对优势中标。
    吴开兴有些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公司今年中的第四个标,之前还有潜江市政工程、荆州市排污工程和宜昌白洋工业园排水工程;去年公司承接的荆门漳河饮水工程、当阳饮水复线工程、监利县排污工程、洪湖市排污工程,目前还没有完工。”
    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吴开兴的订单一批接一批,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对手的?“诚实和信任,我们在质量上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吴开兴一语道破天机。公司生产的每根管道出厂前,都要经过实验室检测、预应力检测、出厂检测三道“关口”,然后给每根管子出具合格证。
    10年前,吴开兴承接了当阳巩河饮水工程部分管道生产任务。其中,有一根管子实验室检测合格,但在进行预应力检测时,出现了爆裂问题。他要求销售人员把运到工地上的150米管道拖回来报废,全部更换新产品,这一笔订单他虽然亏损好几万元,但换来的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信任。
从宜黄高速掘取“第一桶金”
    1984年,作为村干部的吴开兴,向村集体借款6000元,带领五六个人,创立了村办企业——袁码头预制厂,生产钢筋预制板。后转为镇办企业,更名鄂西水泥制品总厂。
    在这期间,他每年花两个月时间,带领职工到大型水泥制品企业“打工”——装卸货物、生产产品、销售管理样样都干。名为“打工”,实际上是学习生产管理技术。连续四五年下来,陕西红旗、湖南株洲、湖北中南等10多家大型知名水泥制品企业,吴开兴几乎跑了个遍。看了这些企业,吴开兴得出一条启示:生产上要更新设备,管理上要捕捉信息。于是,他淘汰落后技术,引进成套新设备。
    宜黄高速公路从1987年开始建设,建设需要大量的排水涵管,东段建设全部由武汉一家企业供应,西段工程建设还有一定市场空间。
    吴开兴得知信息后,先自行生产出一些产品,请来建材专家点评,然后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出一批高标准的涵管,这让吴开兴有了底气。然后,他到宜黄高速指挥部“毛遂自荐”,三番五次请专家来企业参观。“我一连请了7次,都没有请‘动’。”当他第八次来到宜黄高速指挥部,对方终于同意去企业看看。“没想到一个乡镇企业,能够生产出这么好的产品。”指挥部一位领导说。随后,派出专家组到企业进行解剖性试验,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宜黄高速公路涵管设计标准。这位领导最后拍板:用。宜黄高速西段涵管生产这笔订单,让他淘到了“第一桶金”。
    1994年,三峡工程上马后,建设单位派出采购组到全国采购排水管。吴开兴邀请采购组到企业参观,亲眼见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当他们看到这家乡镇企业生产设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毫不逊色大型国企时,决定跟其合作。运往三峡工地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刚开始是“一根一检”,慢慢地变成“一批一检”。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后,产品竟成了三峡工地上的“免检产品”。吴开兴先后给三峡工地供货达1亿多元,企业也随着三峡工程建设一起成长壮大。
用高新技术引领企业转型
    2000年,乡镇企业面临改制,鄂西水泥制品总厂成为枝江市唯一一个没有亏损进行改制试点的企业。改制后,吴开兴将企业更名为“枝江市鄂西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由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的转身。
    这一年,吴开兴的儿子吴太锋毕业参加工作。他帮助父亲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设计商标图案,注册“畅通”品牌,意为畅通无阻,源远流长。 随后,吴开兴又抓住全国农网改造、安全饮水和城市建设机遇,不断新增生产设备,加强科技创新,由过去生产最大直径1米-1.5米的涵管,扩大到生产直径1.8米-3米的大型管道。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改造两条芯模振动制管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管工艺;公司生产的“畅通”牌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水泥制品知名产品等称号。
    “保护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吴开兴深有体会地说,水泥制品行业无证经营者多,前些年有一家无证经营者打“畅通”品牌,因产品爆裂,让企业“背过”。他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水泥制品行业,让这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鄂西水泥制品公司年产值突破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十二五”期末,企业将通过上规模、上品种,建设公司总部和仓储物流中心,达到年产值5亿元的目标。
    如今,吴开兴有一个迫切愿望,就是将公司交由儿子来打理。他说:“现在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能不能做大做强,实现‘百年企业、百年品牌’这个梦想,需要靠有思想的年轻一代来实现。” (本报记者 陈芳)


返回顶部 信息反馈